Rss | Tags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环保信息 > 正文
环保信息
联系我们

宁国浚洁环保治理工程有限公司
电 话:0563-4111059
手 机:17334654269
联系人:程主任
地 址:宁国市千秋路交警大队对面

环保信息

安徽中企新材料有限公司保温隔热产品、高温套管生产项目 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公示

作者:admin 来源: 日期:2024/10/10 9:14:04 人气:16 评论:0

安徽中企新材料有限公司保温隔热产品、高温套管生产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意见

 

2024年8月15日,安徽中企新材料有限公司根据《保温隔热产品、高温套管生产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表》并对照《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暂行办法》,严格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指南/污染影响类、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和审批部门审批决定等要求对本项目进行验收,提出意见如下:

一、项目基本情况

(一)主要建设内容

安徽中企新材料有限公司保温隔热产品、高温套管生产项目(一期)选址于宁国市南山园区宜黄线地块内,系购买原宁国市杭林木业有限公司南侧二期地块投资建设。拟配置编织机、倒纱机、真空分散机、裁剪机、锁边机、卷管机、分条机、打包机、缝纫机、烘道等生产设备,配套建设辅助、公用、储运和环保工程等。项目建成达产后可形成年产保温隔热产品4万件、高温套管20万米的生产能力系新建(迁建)性质。

(二)建设过程及环保审批情况

2022年7月,宁国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为本项目变更备案(该项目2019年已备案,宁开发项[2019]47号,项目代码:2019-341862-30-03-009544),公司于2022年8月委托安徽师范大学编制完成《安徽中企新材料有限公司保温隔热产品、高温套管生产项目(一期)环境影响报告表》,宣城市宁国市生态环境分局于2022年12月7日以文(宁环审批[2022]162号)对上报的环评文件予以批复,同意该项目建设。项目于2023年1月开工,2024年6月建成投入试生产。公司于2024年07月15日办理固定污染源排污许登记手续,登记编号:91341881MA2N1DFY6W002X,有效期至2029年07月14日。

(三)投资情况

项目(一期)计划总投资3000万元,一期实际总投资5000万元,实际环保投资48万元,所占比例为0.96%。

(四)验收范围

整体验收。本次验收范围为安徽中企新材料有限公司已建成的保温隔热产品、高温套管生产项目

二、项目变动情况

1、企业未建设危废暂存场所:产生的废硅胶乳液、稀释剂包装材料、废机油、废机油桶由原厂家收回、废催化剂(更换周期为两年,待后期产生后再行处置,期间企业承诺不产生、不贮存危废,承诺书见附件)等,待后期产生后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置;

2、应急事故池未见建设:应急事故池采用吨桶加水泵设施,事故发生第一时间关闭雨水阀门,采取备用电源抽取事故废水暂存于吨桶,待后期处置。

其他建设内容与环评阶段一致,未出现重大变动

三、环境保护设施建设情况

(一)废水

本项目厂区内雨污分流管网;本项目职工生活污水经化粪池预处理后,区内生活污水出口的废水中pH为6.5,化学需氧量均值为32mg/L,生化需氧量均值12.6mg/L,悬浮物日均值21mg/L,氨氮均值1.46mg/L,废水排放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排放标准及宜黄线污水处理站接管标准,为达标排放,经污水管网排入宜黄线污水处理站,最终排入中津河

(二)废气

本项目配胶、涂覆与烘干产生的有机废气,通过集气风管接入有机废气处理系统(RCO装置)处理后通过15m排气筒(DA001)排放。验收监测期间废气中非甲烷总烃最大排放浓度为1.12mg/m³,二甲苯最大排放浓度为 1.82mg/m³;验收监测期间厂界无组织排放的非甲烷总烃最大监测浓度为0.66mg/m³二甲苯未检出;厂区内最大监测浓度为0.80mg/m³。二甲苯、非甲烷均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标准,非甲烷总烃无组织排放满足《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

(三)噪声

项目生产设备选用低噪设备从声源上降低设备本身的噪声。噪声源以机械噪声及空气动力性噪声为主,项目采取合理布局、减震、隔音、降噪等措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验收监测期间,四个监测点位两日厂界四周昼间噪声为53.2-63.5dBA),夜间不生产。厂界噪声昼夜监测结果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要求,为达标排放。

(四)固体废物

本项目建设一间20m²一般固废储存间,位于生产车间西侧;主要暂存废纱线、不合格品、玻纤布边角料等,收集后定期外售。产生的废硅胶乳液、稀释剂包装材料、废机油、废机油桶由原厂家收回、废催化剂(更换周期为两年,待后期产生后再行处置,期间企业承诺不产生、不贮存危废,承诺书见附件)等,待后期产生后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置。设置垃圾箱。

(五)辐射

 不涉及

(六)其他环境保护设施

1.关于RCO安全运行措施

确保RCO催化燃烧设备的安全运行,需采取一系列措施。首先,严格控制废气预处理质量,避免颗粒物和水分对催化剂的损害。其次,定期检查催化剂活性,及时更换失效催化剂,确保其高效运行。接着,设置温度、压力等参数的监控和报警系统,确保设备运行在安全范围内。在设备周围设置防火、防爆措施,以在紧急情况下迅速控制火势。最后,对操作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确保设备安全运行。这些措施的有效实施,将有助于保护设备、操作人员及环境的安全,确保RCO催化燃烧设备的稳定、高效运行。

四、环境保护设施调试效果

(一)环保设施处理效率

1.废水治理设施

项目无生产废水排放,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排放标准及宜黄线污水处理站接管标准,为达标排放,经污水管网排入宜黄线污水处理站,最终排入中津河

2.废气治理设施

验收监测期间本项目调胶、涂胶、烘干废气非甲烷总烃去除率为89.7%~94.7%,二甲苯去除率为91.0%~97.5%。无组织厂界非甲烷总烃浓度范围为0.39~0.66mg/m³,二甲苯未检出;厂区内非甲烷总烃浓度范围为0.76~0.80mg/m³

3.厂界噪声治理设施

验收监测期间,四个监测点位两日厂界四周昼间噪声为53.2-63.5dBA),夜间不生产。厂界噪声昼夜监测结果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要求,为达标排放降噪效果较好。

4.固体废物治理设施

不涉及固体废物监测。建设一间20m²一般固废储存间,位于生产车间西侧;主要暂存废纱线、不合格品、玻纤布边角料等,收集后定期外售。产生的废硅胶乳液、稀释剂包装材料、废机油、废机油桶由原厂家收回、废催化剂(更换周期为两年,待后期产生后再行处置,期间企业承诺不产生、不贮存危废,承诺书见附件)等,待后期产生后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置。厂区内生活垃圾设置垃圾箱。

5.辐射防护设施

不涉及。

(二)污染物排放情况

1.废水

项目无生产废水排放,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pH6.5,化学需氧量均值为32mg/L,生化需氧量均值12.6mg/L,悬浮物日均值21mg/L,氨氮均值1.46mg/L,废水排放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排放标准及宜黄线污水处理站接管标准,为达标排放,经污水管网排入宜黄线污水处理站,最终排入中津河

2.废气

本项目配胶、涂覆与烘干产生的有机废气,通过集气风管接入有机废气处理系统(RCO装置)处理后通过15m排气筒(DA001)排放。验收监测期间废气中非甲烷总烃最大排放浓度为1.12mg/m³,二甲苯最大排放浓度为 1.82mg/m³;验收监测期间厂界无组织排放的非甲烷总烃最大监测浓度为0.66mg/m³,二甲苯未检出;厂区内最大监测浓度为0.80mg/m³。二甲苯、非甲烷均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标准,非甲烷总烃无组织排放满足《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

厂界无组织排放的氟化物满足《无机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3-2015)表 5 企业边界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要求颗粒物最满足上海市《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31/933-2015)表 3 厂界大气污染物监控点浓度限值要求

3.厂界噪声

验收监测期间,四个监测点位两日厂界四周昼间噪声为53.2-63.5dBA),夜间不生产,厂界噪声昼夜监测结果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要求,为达标排放

4.固体废物

不涉及固体废物监测。

5.辐射

不涉及。

6.污染物排放总量

本项目核算污染物排放总量 VOCs0.0192t/a,满足总量控制指标。满足环评批复总量控制指标VOCs0.6037t/a

五、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本项目设100m环境防护距离。经查验,该范围内无居民居住区、医院、学校和食品加工厂等敏感环境保护目标,满足环境防护距离要求

、验收结论

安徽中企新材料有限公司保温隔热产品、高温套管生产项目(一期)前期环保审查、审批手续齐全。项目建设过程中已落实环境影响报告表及批复要求,建成配套环保设施并同步投入运行,具备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条件。验收组同意本项目通过竣工环境保护验收。

、后续要求

1.加强调胶、涂胶、烘干工序废气收集、净化设施维护保养和RCO装置现场安全管理,确保废气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和装置安全运行;适时清运危险废物、一般工业固废并建立去向台账。

2.提高全员环境保护意识,完善精细化环境管理工作计划及制度;定期对车间内外地面进行环境清理,持续改善环境

3.根据安徽省生态环境厅文(皖环函[2023]757号)“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协调推进重点环保设备设施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精神,梳理并完善重点环保设施安全措施,确保设施运行安全。

八、验收人员信息

参加验收的单位及人员名单见附件签到表

 

 

 

                                                                            安徽中企新材料有限公司

                                             2024年8月15

2.中企验收监测报告.pdf

11、中企验收会议签到表.pdf

10.中企专家评审意见.pdf

安徽中企新材料有限公司验收监测报告表.doc


    标签:
    评论信息
    我要评论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销售网络 | 人才招聘 | 在线留言 | 网站地图